中國商業聯合會商貿物流與供應鏈分會

中國商業聯合會商貿物流與供應鏈分會
您現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人物觀點 > 正文

傅龍成:社區團購規范發展建議

時間:2021-05-20 10:50:41 點擊:
來源:商業商貿物流 作者:宣傳處

條評論打印收藏

 2021519日,由中國商業聯合會指導、中國商業聯合會商貿物流分會、中企盟(北京)電商物流技術研究院主辦的“第六屆全國生鮮電商供應鏈與冷鏈物流領導高層峰會暨首屆社區團購生鮮食材供需合作洽談會”于寧波皇冠假日酒店圓滿落幕。本屆大會以”助力構建安全可控的生鮮電商食品供應鏈”為主題。中國商業聯合會副會長傅龍成出席大會,并在大會上致辭。

11.jpg

傅龍成在致辭中指出,受去年新冠疫情影響商貿流通業及各類商業服務業在深度調整中曲折前進,作為衡量流通業發展速度和規模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020年出現多年未有的下降3 .9%現象。實體商業在逆境中堅守的同時,紛紛尋求突破和轉型重生;線上消費則積極借勢發展,加快模式創新和服務升級,2020年增速達14.8%,網絡零售占比達24.9%。尤其是生鮮電商實現快速發展,在擴大消費、拉動內需,推動國內市場高質量發展方面發揮了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

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也是我國邁向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開啟之年,我國疫情防控的重大勝利成效正進一步鞏固和發揮,經濟社會活動和居民商品消費、服務性消費逐步恢復到正常狀態,今年1-4月統計資料已經公布,經濟增長、就業和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等指標呈現穩定復蘇景象。在這種背景下,生鮮電商將保持快速發展的勢頭,線上線下協同的供應鏈和倉儲配送等基礎設施將不斷完善,社區團購等數字化新模式將繼續加速滲透。

在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經濟發展格局下,持續擴大國內需求和最終消費,成為當前政府工作的重點之一。隨著消費升級,城鄉融合網絡的不斷完善,電子商務滲透率不斷提高,生鮮電商在快速地響應消費者需求,促進國民經濟發展起到了強大的助推作用。2020年我國網絡零售市場保持穩健增長,市場規模再創新高。全年網絡零售額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近四分之一,增速超過10%,成為疫情期間拉動消費的重要力量。預計2021年,網絡零售市場有望超過13萬億元,繼續保持10%以上的增速。生鮮電商作為網絡零售重要板塊在疫情期間深切影響了人們的購物習慣,成為網購領域最具增長潛力的垂直行業。2020全年的生鮮電商交易額約3000億元左右,未來仍有較大提升空間,市場規模有望突破萬億元。

為適應生鮮電商發展,產地直采、農場直銷,以及前置倉等創新模式興起,為縮短供應鏈、降低成本提供了多樣化的思路。同時作為保障生鮮品質、降低損耗,冷鏈物流的建設步伐也在加快。特別是2020年進口冷鏈環節頻繁曝出的輸入風險等問題,使冷鏈物流發展、冷凍食品的溯源管理及食品安全,受到政府和行業企業的高度重視。為補齊農產品冷鏈物流設施短板,各方加快農產品分撥、包裝、預冷等集配裝備和分撥倉等倉儲設施建設,農產品“生鮮電商+冷鏈宅配”、“中央廚房+食材冷鏈配送”等服務新模式得到推廣,與冷鏈相關的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也在加快推動出臺。未來我國還將進一步加快發展冷鏈物流,完善骨干冷鏈物流基地設施條件。這些措施將進一步推動生鮮電商的快速高質量發展。

同時傅龍成還指出隨著新零售的來臨,人們消費習慣的改變,電商企業紛紛探索新方法和新模式,傳統零售和流通企業,也在積極對接新型消費模式,實現線上線下深度融合,社區團購作為一種新型業態在數字化經濟的助推下得到蓬勃發展。根據有關機構調研,目前社區團購用戶群體中約有四分之一是疫情期間的新增用戶,其中72%表示在疫情后仍將繼續使用社區團購。隨著社區團購的不斷成熟發展,中國社區團購市場規模將保持高增長趨勢,預計到2022年市場規模將超過1220億元。

面對良好的市場前景,各社區團購平臺紛紛加大投資,強化自身實力,眾多互聯網企業和資本都在爭相涌入,開拓市場,傳統商超零售企業也在積極探索,嘗試布局。隨著市場需求增長和資本熱度升級,社區團購的市場競爭格局正被重塑。

傅龍成表示雖然市場前景值得期待,但就目前情況而言,社區團購的發展仍存在一些問題,具體表現在以下幾點:

第一、如何合法規范發展。

為搶占社區團購市場,部分互聯網巨頭企業大打補貼戰、價格戰,不僅擾亂了正常的農產品流通市場秩序,而且也對社區團購市場良性發展產生負面影響,甚至有可能摧毀這一新興的商業模式。

今年315日召開的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九次會議指出,我國平臺經濟發展的總體態勢是好的、作用是積極的,同時也存在一些突出問題,一些平臺企業發展不規范、存在風險,平臺經濟發展不充分、存在短板,監管體制不適應的問題也較為突出。習近平總書記特別強調,我國平臺經濟發展正處在關鍵時期,要著眼長遠、兼顧當前,補齊短板、強化弱項,營造創新環境,解決突出矛盾和問題,推動平臺經濟規范健康持續發展。

隨著政府部門和消費者對包括社區團購在內的平臺經濟認知不斷提升,行業監管將逐步加強,社區團購即將從過去的無序競爭向高門檻、強監管的階段轉變。

第二、如何為實體店賦能服務。

社區團購模式多樣,實現線上線下融合是發展趨勢。一方面,隨著社區團購貨物品類和數量的增多,對提貨點的要求會提升,與線下門店結合強化末端服務能力將成為普遍選擇;另一方面,社區團購將喚醒線下實體門店轉型線上的積極性,將有越來越多的商超零售、便利店等涉足社區團購,在拓展新銷售模式的同時,還能為實體店引流。實際上,社區團購可看作“預售”模式在零售行業的普及,未來必定會有更多流通企業參與其中,甚至成為零售企業的標配板塊。只是社區團購與實體門店的結合并不容易,如何更好地結合各自優勢,為實體店賦能服務,成為需要思考的問題。

第三、如何加強供應鏈建設。

社區團購平臺希望通過簡化流通環節,來達到生鮮供應鏈的優化,但實際效果仍不盡人意,在供應鏈管理的組織、架構和系統等方面都有所欠缺。無論是采取單點集中發貨,還是產地直發,社區團購供應鏈都需要解決履約成本高的問題;商品的SKU品類數量和質量管理等需要強化,還需進一步提升庫存準確率和冷鏈物流效率水平,降低生鮮損耗率;在物流網絡節點設置方面,共享倉、中心倉、網格倉的布局需要科學規劃并有效聯動,使跨倉運作更加順暢高效??傮w來看,社區團購供應鏈建設尚處于起步或探索階段,在流程管理、軟硬件設施等方面都需要強化和完善。

第四、如何保障商品質量和食品安全。

與普通商品不同,生鮮品具有易腐爛變質、保存時效短等特點,社區團購在運營過程中如何保障商品質量和安全的問題不可忽視。畢竟食品安全問題事關重大,一旦出現問題,很可能會直接導致社區團購平臺的關停。

然而,目前生鮮產品種類眾多,如何從源頭保證其產品質量,確保農藥殘留不超標,物流過程中不變質,以及排除進口冷鏈環節的輸入風險等等,需要社區團購平臺充分重視生鮮的品質管理并采取相應措施。

第五、如何為高質量發展和高品質生活服務。

高質量發展是“十四五”乃至更長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主題,關系著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局。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九次會議特別強調要“推動平臺經濟為高質量發展和高品質生活服務”。為此,社區團購要揚長補短,探索走出適合行業特點的高質量發展之路,回應并改變目前反應強烈的一些問題,尤其要避免大數據殺熟、侵犯用戶隱私、壟斷加價、資本無序擴張等不規范發展、不正當競爭行為,要從模式和技術創新入手,滿足大眾對于生鮮品消費的核心訴求,體現其在新流通格局中的重要價值。

為促進社區團購實現長期健康和規范發展,中國商業聯合會副會長傅龍成代表中國商業聯合和商貿物流分會在會上提出如下觀點和行動建議:

一是統籌發展,加強頂層設計。建議商務部等相關部門圍繞高質量發展,統籌推進相關工作,尤其是在電子商務“十四五”發展規劃的制定過程中,應充分考慮社區團購的行業特點,出臺針對性的政策措施。

二是規范發展,完善制度建設。為改善社區團購平臺企業發展不規范、存在風險的情況,杜絕低價補貼、擾亂秩序的行為,建議相關部門完善相關法律法規,研究制定相關行業標準規范,推進誠信建設,建立社區團購市場的準入門檻,促進行業健康發展。

三是融合發展,實現合作共贏。線上線下融合是社區團購發展的主要趨勢,社區團購平臺不會取代實體門店,而是通過整合現有資源,使雙方實現融合發展、合作共贏。鼓勵實體門店向向線上延伸,為社區團購平臺提供物流基礎設施與服務;也鼓勵社區團購平臺為實體店提供信息、流量等服務,將實體店作為供應鏈合作的一環,幫助店鋪實現數字化轉型。

四是創新發展,激發持續動能。社區團購的持續發展,離不開運營、服務、技術等各方面的創新。應鼓勵社區團購平臺根據居民多樣化、個性化消費需求,探索新的服務模式;利用大數據、物聯網、云計算等新技術,使供應鏈和物流運作更為精準和高效,提升全程冷鏈、農藥殘留檢測等方面的能力;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為社區團購發展奠定新基礎。

總體而言,社區團購作為新業態和新模式,在滿足消費需求、便利居民生活和保障商品供給方面的作用顯而易見,可以讓百姓大眾的煙火氣更足、生活味更濃、幸福感更強。社區團購平臺應堅定未來發展的信心,但也要少走彎路,杜絕通過巨額補貼以低于成本價的商品售價,進而擾亂市場秩序的行為,實現發展與規范并舉、創新與安全并重,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

關鍵字: 社區團購

0條評論

網友評論
   

     評論僅代表個人意見,本網站保持中立

最好的我们高清完整版